中文 | English
首页 > 新闻中心

部分进口日用消费品 6月底前试点降关税

据新华社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2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完善消费品进出口相关政策,丰富国内消费者购物选择;确定加快成品油质量升级措施,推动大气污染治理和企业技术升级;决定实施稀土钨钼资源税改革,促进理顺资源税费关系。

会议确定,有关部门要在科学评估基础上抓紧拿出具体方案,一是对国内消费者需求大的部分国外日用消费品,于今年6月底前开展降低进口关税试点,逐步 扩大降税商品范围。二是结合税制改革,完善服饰、化妆品等大众消费品的消费税政策,统筹调整征税范围、税率和征收环节。三是增设和恢复口岸进境免税店,合 理扩大免税品种,增加一定数量的免税购物额,方便国内消费者在境内购买国外产品。四是进一步推进境外旅客购物通关和退税便利化,严格落实进境物品依法主动 申报纳税要求。制定支持跨境电商进口的检验检疫政策,清理进口环节不合理收费。五是加快推进中国产品品牌提升工程,支持实体店发展,实现线上线下互动。规 范市场秩序,严打假冒伪劣,促进优胜劣汰。

会议确定,加快清洁油品生产供应,力争提前完成成品油质量升级任务。一是将2016年1月起供应国五标准车用汽柴油的区域,从原定的京津冀、长三 角、珠三角等区域内重点城市扩大到整个东部地区11个省市全境。二是将全国供应国五标准车用汽柴油的时间由原定的2018年1月,提前至2017年1月。 三是增加高标准普通柴油供应,分别从2017年7月和2018年1月起,在全国全面供应国四、国五标准普通柴油。

解读>

调节税收促进消费升级

解读>

会议指出:对国内消费者需求大的部分国外日用消费品,于今年6月底前开展降低进口关税试点,逐步扩大降税商品范围。增设和恢复口岸进境免税店,合理扩大免税品种,增加一定数量的免税购物额,方便国内消费者在境内购买国外产品。

 

 

解读: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部副主任白明认为,相关措施体现了消费品进口的重点从耐用品向日用品延伸。这可以让更多的消费者不用“走出去”就可以购买境外产品,在消费上有更多的多样化和差异性选择,体现了消费升级的趋势。

会议要求:严格落实进境物品依法主动申报纳税要求。规范市场秩序,严打假冒伪劣,促进优胜劣汰。

解读:专家认为,相关政策有助于使得屡遭诟病的“打擦边球”的海外代购行为“阳光化”。

“过去中国的海外代购、海淘等的确存在所谓‘灰色通关’,现在等于将它们逐步阳光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务研究中心主任王健认为海淘与合法合规进口消费品并不矛盾,“当然,前提条件是进口渠道应该更多地放开。”

©2014 版权所有 上海尔道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43499号-1号 技术支持:雷模数码